跳转至

🌿 茶叶是如何制作出来的?(从茶树到茶杯)

中国六大茶类(绿、红、青/乌龙、黑、白、黄)都是通过不同工艺组合而成。


✅ 一、绿茶(不发酵茶)

代表:龙井、碧螺春、黄山毛峰

核心特点:保持鲜绿、香清、味鲜。

制作流程:

  1. 采摘 → 挑选嫩芽
  2. 杀青 → 高温破坏酶,阻止发酵(最关键)
  3. 揉捻 → 出形状、轻度破坏叶细胞
  4. 干燥 → 保持香气

绿茶关键就是“快、准、低氧化”,让叶子不变红。


✅ 二、红茶(全发酵茶)

代表:祁门红茶、滇红、正山小种

制作流程:

  1. 采摘
  2. 萎凋 → 失水、香气前体生成
  3. 揉捻 → 细胞破碎,为发酵做准备
  4. 发酵 → 温湿环境变红变香
  5. 干燥 → 固定香气

红茶的“甜香”和“红汤红叶”,来自充分发酵。


✅ 三、乌龙茶(青茶,半发酵)

代表:铁观音、冻顶乌龙、大红袍

核心:半发酵 + 独特摇青

制作流程:

  1. 采摘
  2. 日光萎凋
  3. 室内萎凋 + 摇青(关键步骤)
  4. 轻轻摇,使叶缘轻微碰撞 → “绿叶红镶边”
  5. 杀青(停止发酵)
  6. 揉捻
  7. 烘焙定型

乌龙茶的“花香+蜜味”,来自摇青时的微发酵。


✅ 四、白茶(轻微自然发酵)

代表:白毫银针、白牡丹、寿眉

最简单的工艺,但要求严格。

制作流程:

  1. 采摘
  2. 萎凋(很长,非常关键)
  3. 干燥

不揉不炒,是六类茶里最“天然”的一种。


✅ 五、黄茶(轻发酵)

代表:君山银针、霍山黄芽

特点是黄汤黄叶,独特工艺是:

关键工序:闷黄

在杀青后给茶叶“焖一下”,让其轻微氧化,去除青味。


✅ 六、黑茶(后发酵)

代表:普洱熟茶、湖南黑茶、六堡茶

制作流程:

  1. 采摘
  2. 杀青
  3. 揉捻
  4. 渥堆发酵(核心)
  5. 干燥
  6. 陈化(越久越香)

普洱熟茶的“堆味”和醇厚,就是渥堆发酵带来的。


🎯 总结一句话

茶类 是否发酵 最关键工艺
绿茶 不发酵 杀青
红茶 全发酵 发酵
乌龙 半发酵 摇青
白茶 轻微自然发酵 萎凋
黄茶 轻发酵 闷黄
黑茶 后发酵 渥堆

🌿 1️⃣ 杀青 ≠ 发酵

杀青(炒一下的工序)

  • 目的:破坏茶叶里的酶,阻止发酵
  • 方法:用高温(炒、蒸、烘)快速加热茶叶
  • 结果:叶子保持绿色,香气清鲜
  • 用于:绿茶(不发酵茶)

换句话说,炒一下是阻止发酵,不是发酵本身。


🌿 2️⃣ 发酵(酶促氧化)

发酵

  • 目的:让茶叶内部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,产生香气和红色
  • 方法:控制温湿度,让揉碎的茶叶自然氧化
  • 结果:叶子颜色由绿变红、茶汤甜香
  • 用于:红茶、乌龙茶、黄茶、白茶、黑茶(后发酵)

只有黑茶会涉及真正的微生物发酵(渥堆),其他茶基本靠茶叶自身酶氧化。